我以为: 1、台球杆是适应台球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历了这么多年,57、58吋作为标准长度,有它一定的道理,相信也是众多台球职业选手认为是最有利于击球发力的。 2、考虑到人种、身高,各人习惯的不同,可以结合本身实际,台球杆长度上、下改动1-2吋,但反对改动过多,以免影响杆力。从丁俊晖也是用56吋的台球杆,就可见一斑了。而两手的伸展距离,和各人身体尺寸、侧身角度有关,所以,手架距离只要你适合就行。 3、反对握杆总是握着杆尾。 握杆部位,应该和手架配合,发力、长台,可以握杆尾、远手架;反之,近台、轻力就要握杆向前、近手架。这是充份利用台球杆的惯性去适应实际球形。 4、你说的出杆不稳 击球姿势:人的适应性可以让你用很不标准的姿势做到平直的出杆。当你改动了某一部位之后,破坏了整体的适应性,有否考虑整个身体相应的配套呢? 以你所说,你以前手肘向外,可以想象你的手腕内拐。当你手肘放到脑后垂直于击球线以后,手腕也垂直了吗?还有,手肘垂直以后,因为直线的距离是最大的,也就是你必须比以前稍抬肩点,在垂直方向上让出更多的空间,台球杆才能顺畅地水平运动。。。。。。当然,还有其它部位的配合。 如果你真如你朋友所说的顾虑太多,建议你练习姿势和击球分开,击球的时候,忘记所有,脑里只有一个:进球点! 台球上太多未能一一道尽,欢迎各位发贴、回贴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