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ue 台球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Talisman中国独家总代理
查看: 628|回复: 3

丁俊晖母亲谈未来儿媳:贤妻良母型 能照顾好小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3 1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俊晖台球俱乐部上海大连路店开业,这是丁俊晖在中国开的第十家台球俱乐部,也是在上海开的第二家。由于丁俊晖效应,愈来愈多的年轻人爱上了打台球。这家位于海上海弘基广场内的台球馆交通便利、环境舒适,既能给初学者提供专业台球入门指导,也为资深台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切磋平台。刚从英国打完世锦赛归来的丁俊晖携父母一起出席了开业庆典,对于刚结束的英伦之旅,一家人都觉得此行非虚。

  丁爸:更多“丁俊晖”会涌现

  对于开台球俱乐部的初衷,丁爸爸解释说是希望有更多优秀台球苗子能在中国成长。相信在良好的俱乐部环境下,孩子们的专业技术会有更多的突破。“我觉得开俱乐部是给打台球的青少年创造适合的环境,然后配上专业的教练,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像丁俊晖那样的运动员涌现。”

  当然,光有想法是不够的,丁爸爸说自己已经开始着手计划运动员培养这一块了。“我首先是要和一些基层学校接触,找一些喜欢台球的苗子,让他们来俱乐部练球。”运动员有人选了,教练也得配上。虽说儿子丁俊晖就是现成的教练,但丁爸爸坦言不会让现役的台球运动员也来当教练。“我们在北京的俱乐部就请了丁俊晖的老师、中央台的台球解说员蔡建忠当教练。不过现在的俱乐部多了,以后也许会人手不够,应该会请一些国外的优秀教练来教孩子们。运动员是不参与教练工作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打好自己的比赛。”

  丁妈:找个传统的好媳妇

  今年丁俊晖在世锦赛第一次突破八强怪圈,作为妈妈,陈习娟很是自豪。“原来的愿望是希望他能达到第二轮,没想到这次走到了第四轮,愿望可以说是超目标完成了。今年他打得这么好,我是既开心又佩服。”

  和宾汉姆那场,比分打到9比12,原本陪伴丁俊晖一起前往赛场的丁妈妈再也不忍心往下看了,她决定先回家静等儿子回来。“对儿子肯定是有信心的,可说实话当时我确实非常紧张。在赛场上,球还要靠他自己调整去打,我也没想太多,就是希望自己轻松起来,也希望小晖能在后面打出自己的手感,打得轻松。”谈起儿子这次的成绩,丁妈妈觉得争胜信念是关键。“当时和宾汉姆打,他在落后3局的情况下,不急不躁,一局一局慢慢扳回来,真的是很不容易啊,是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一步一步往下走。这点我真的是很佩服。”

  在英国,丁俊晖和妈妈过得很简单。儿子去比赛,妈妈就在家料理三餐。“他在英国的生活很简单,也不怎么出去玩的,打好比赛就回来吃饭。”丁妈妈说儿子其实很好伺候,烧什么吃什么,一点儿也不挑食。“比如早上我就弄了个番茄炒蛋,晚上再弄点饭就可以了。他一直不要求我这个当妈的做什么,每天的日子都很平常。”

  其实,丁妈妈在心甘情愿料理儿子生活的同时更希望丁俊晖能早日找个人生伴侣,完成人生大事。不过她始终认为这急不来,一切随缘。“虽然小晖现在年纪摆在那里了,我们当然是希望他能早点找到合意的女朋友,但他现在打比赛很忙,因此女朋友也就无从说起了。”不过丁妈妈说只要儿子有了女朋友,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她。因为自己在这方面一向是不干预了,给丁俊晖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不会在这件事上有压力。

  谈到自己对小晖今后女朋友的要求,丁妈妈直言一定要体谅儿子,把家里的后勤工作做好。“我希望他今后的女朋友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贤妻良母,不要哪天小晖要出差了,老婆连箱子都没帮他理好。”至于会不会煮饭,丁妈妈笑称这点不能强求,毕竟现在这个年代会做饭的女孩不多。“我想要会做饭这个要求不能提,不过我想如果她是真爱小晖,看小晖平时那么辛苦,就算一开始不会烧饭也一定会学着烧的。就像我和他爸爸一样,男主外、女主内,家人生活上的事都是我管。”(本报记者 张立)

  母亲节礼物:一家团聚

  母亲节,也是丁俊晖台球俱乐部开张的好日子。丁俊晖说自己起得很早,所以没给妈妈准备礼物。不过他觉得回来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礼物。“我一年之中也没多少时间和家人一起,所以回来和家人团聚应该就是给妈妈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吧。”

  这次回到上海,丁俊晖说希望能尽量放松自己。自己开的这些台球俱乐部,主要是让大家能更全面认识斯诺克这项运动。他坦言,要打好斯诺克,必须付出大量时间。“我当初练斯诺克就是上午读书,下午打球,如果你想打好球,必须投入比较多的时间。”

  不过丁俊晖觉得斯诺克始终是英国人在玩,缺乏全球化的发展。“一般打大赛的斯诺克选手九成是英国人,我觉得这项运动如果能全球一起参与会更好,毕竟一项运动不应该只是一个国家的专长。”

  如今,年轻人占据斯诺克的半壁江山,奥沙利文、亨德利等老队员都说想在这两年退役。但丁俊晖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现在很多年轻选手都在往上冲,他们有机会去参加各种大赛。但谈到经验,他们和老球员是不能比的,只有和那些资深选手打过后,才能学到那些在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如果奥沙利文那样的选手退役了,年轻人就没有机会接触赛场上的精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4 03: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找到第二个丁俊晖。。。谈何容易啊。。。天分应该是最重要的。。。个人觉得在英国,,天才选手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找。。。但在中国大陆,,,很难啊。。。除了斯诺克运动本身的特点限制外,,,中国的社会环境也是个重要因素。。。问问九十年代的国手是什么生活状况?一日三餐都难以温饱,,何来练球的动力?有钱的人又不可能以斯诺克为职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5 02: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丁.... 有大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5: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的国手有几个可以坚持下来的呢? 当时的状态最多是找个大一点的球房挂个教练或是经理混碗饭吃就不错了!  中国的国情对运动员真的不容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Mastercue 台球论坛

GMT+8, 2025-7-15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界面设计 by 慧英台球用品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