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ue 台球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Talisman中国独家总代理
楼主: 火焰结晶

请教hunt004关于握杆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2 0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从台球进步的角度来说,墨菲无疑是最先进的。他的先进贯穿到每个地方,姿势,发力,围球的功利程度(如何获取最大效率),解球,防守选择,准度,白球分离角判断的准确程度等等。

其实我非常建议每一个有志打好台球的人去认真学习,琢磨墨菲。墨菲的打法对天赋的要求很低,但是效果最显著。唯一的缺陷是耗精力。

我个人很喜欢巫师,火箭,小丁,SELBY。

希的力感是天生的出色,火箭的天赋无敌,丁其实台球智商和天赋都很出色,塞的心理素质太赞,智商也很高。

墨菲呢,力感是靠技术动作来变成固定模式,准度也是,分离角判断也是,发力也是。所以他才是我学习的目标。

我认为台球进步的方向在此,把一切天赋变成可以通过技术动作来实现的东西。英国人在这个方向上领先咱们很多,在很多动作上的微调以及思路的进化,使得英国的顶尖选手的球,越来越有内容了。

中国的选手,在这些方面还是差。

什么球是好球?147未必是。我的理解是,把整盘球打得尽可能简单的球才是好球。

点评

深刻的分析,赞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13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5: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墨菲的运杆比较有特点,一次比一次幅度小,而且不是匀速的。模仿过,觉得确实有助于提高稳定性,只不过还很不习惯,总要刻意去做,没形成本能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0: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unt004在2011-1-26 9:36:44的发言:
握杆其实无所谓标准的,重点不在握,在于出,如何出平才是关键。

这句话太对了,真正领悟这句话也还是昨天啊,呵呵。以前我一直注重的地方就是手腕是否垂直,握杆和运杆是否正确,但是出杆上觉得上面的做到了就会自然就对了,结果是大错特错啊。

QUOTE:
以下是引用hunt004在2011-1-26 9:36:44的发言:
2墨菲式,握杆时虎口是松的,右手手掌左下部分贴杆,拉杆时是以中指和大拇指为轴,中指有一些压杆,出杆后3个手指握紧,左下部分贴杆,虎口和食指其实不着力。墨菲,火箭,卡特是例子。

我出杆一直都觉得有那么点不顺,不是说出杆不顺,而是手上的感觉。在所有职业球员里,我还是觉得墨菲的球比较正统(就是没什么创造性,注定成不了大师),但稳定性绝对一流,所以学球初级阶段还是模仿他最好,个人见解而已。我昨天看了墨菲的视频,其中一个镜头很明显的显示了墨菲的运杆。墨菲运杆前先是非常松的握住杆子,可以明显看到手掌与杆的空隙,然后慢慢握紧杆子的同时运杆到离母球最近的位置,这是可以说一停前的一些细节了。墨菲运杆完毕拉满杆子2停的时候只有食指和拇指握杆,后三个贴着杆子笔直的都伸直的,出杆之后就像004说的3个手指握紧,食指很明显的离开了杆子。

一直对出杆后的握杆没怎么去研究,觉得是自然的事情,但是现在又有了新的理解了,所以也一时心血来潮写下自己的体会,也许不对,纯做讨论的参考而已。以后练习一下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写下更新更细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2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收益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2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没必要太注意握杆。杆的整体的直度才是最重要的。发力也是,大臂和小臂的折叠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我是更在乎主部。呵呵,水平有限。  希望楼主快速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5: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直在研究墨菲,他的稳定性确实像一台精密机器一样。但有一个问题一直不解,食指握杆在后拉的过程中后三根手指是可以自然随意放松开合的,但中指握杆在后拉的过程中,几根手指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如果要达到食指握杆同样的拉杆幅度,那中指和姆指组成的环岂不是要松开了,那球杆的稳定性靠什么来维持呢?火焰结晶兄弟观察的很细致,“墨菲运杆前先是非常松的握住杆子,可以明显看到手掌与杆的空隙,然后慢慢握紧杆子的同时运杆到离母球最近的位置,这是可以说一停前的一些细节了。墨菲运杆完毕拉满杆子2停的时候只有  食指和拇指握杆,  后三个贴着杆子笔直的都伸直的,出杆之后就像004说的3个手指握紧,食指很明显的离开了杆子。”拉满后似乎跟中指关系不大呀,那这还能叫中指握杆吗?我发现墨菲包括火箭这些我们认为是中指握杆的球员在小幅度拉杆和大幅度拉杆时手型和感觉好象不是一样的,是不是他们在大力击球和小力解围球时采用了不同的握杆方式呢?

点评

我个人认为大力和小力的握杆细节是不一样的。我原来一直认为一样,总想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后来发现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觉得,中指握杆的情况下,后拉时中指不应该平托杆,否则在出杆后,中指很容易给球杆附加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2 2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0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004大神说的,不论哪种握杆方法。都是为了最后出杆的平直。要保证出杆的平直,出完杆后,虎口和食指必须是松的。至于丁,希派和奥沙,墨菲派握杆的区别和他们的发力方式有关,奥沙,墨菲派他们用的是匀加速出杆,主要靠延伸控制发力,也就是004说的推出去的力。而丁,希派(包括赛尔比)他们发力用的是点击的方法。就是在杆头接触白球的时候突然加速的一种发力。就和打针类似。他们这种发力方法,需要延伸的距离相比奥沙,墨菲派要少。所以适合满握式。换言之就是,在相同稳定度的情况下,满握式能送出的延伸要少于奥沙,墨菲派的。(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2 2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公杆选手 于 2011-11-22 23:03 编辑

  握杆形态各不相同,原则是杆头接近白球时,手腕自然垂下(硬要说标准那就是无名指垂直地面):
中小力(出杆前后摆幅度中小)范围击球,握杆手垂直地面刚好是小臂和地面90度,后摆手腕固定不动(僵腕)
极小力范围(出杆前后摆幅度极小)击球,握杆手稍靠前,后摆手腕固定不动(僵腕)
中大力气(出杆前后摆幅度中大)击球,握杆手稍靠后,后摆手腕放松自然配合,再大拉杆幅度小拇指也不离开球杆!此种发力基  本能满足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走位需要!多看看奥沙力文的运杆前的预备动作:先保证后手手腕和小臂都垂直地面90度,再向后拉球杆再确定握杆点就是为了让后手握杆点靠后一点
  用架杆也是同样的道理,是随着发力需要后手是有变化的

补充内容 (2011-11-28 14:06):
更正一下:小力球握杆和后摆也不僵腕,被动配合,中力击球的走位占走位比重的百分之八十,中力的握杆击球也是稳定性最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斯诺克菜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6 09: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3 14: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的分析,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Mastercue 台球论坛

GMT+8, 2024-4-30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界面设计 by 慧英台球用品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