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eiyisky 于 2011-11-17 20:18 编辑
一.抽根烟 和坛子上的朋友聊聊技术 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分析后也认为自己目前的动作问题很大
我们知道 目前的普遍理论是:1先看进球线 2然后脚踩进球线做标尺 3然后放杆在进球线上 4最后运杆击打
对于经常像我这样进行个人练习的球友来说 进程3是最难察觉出错误 也最难练习
原因很简单 其他进程都是在看别的物体 观测标记别的物体 进程三是要检查自己的身体 更何况后手这种看不见的地方
其他进程都没问题 杆放不在进球线 是苦练姿势的球友最悲催的事情 哪怕你姿势标准的像老戴一样
技术流大神004有一个矫正和检查的方法 曾经教过我 最近也在使用 是有效果的
但是突然想到是否在放杆过程中就有技巧可以尽量避免小的误差出现呢?
二.先说说我的曾经经历过得前后放杆方法:
1.瞎放
2.知道蹭胸理论后 用蹭胸点位置的感觉来放
3.近期的一个方法 站位时后手拿杆 用感觉放在完全右脚上方 靠近髋的固定位置 然后架杆手放前肢 后手提后把 尽量垂直提 以期避免位移的出现
感觉这二字 非常重要 任何运动都需要感觉 但是如果我们把感觉能限制在一个小的框架内 这个感觉就会比大框架下的感觉精确的多
我们知道 出杆直有四个点在固定 前手架,后手,蹭胸点,主视眼正下或者两眼正下 如果你是个姿势流而不是完全的感觉派 那么你出杆再直 杆放不到进球线上 仍然是打不进球 其中放杆趴下时发现和瞄点有差异的情况更会让人烦躁,困惑,乃至失去信心
那么放杆时可以用很多种选择 比如我用过的蹭胸点加下巴的方式去放 也有很多球友双手抓杆放杆后再找进球线去改出杆方向 但想想这两种方式和你放杆后再找瞄点又有什么区别呢 先踩进球线什么的过程都是白费了
三.我是这样来理解姿势理论的:用一个固定的框架来使感觉更加精确 这个框架涉及到保证你的瞄准,出杆方式以及发力通畅
同时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姿势 更能符合你习惯的肌肉运动方向 那最好不过
最后 姿势这个固定的框架不停的形成肌肉记忆 以致越来越精确
一个好的姿势不能保证你100%打进球 但是可以最少程度的避免误差
随意的趴下再找进球线的方式 不会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因为每次出杆方向和身体的关系都不一样
肌肉记忆的紊乱 当然会造成自己觉得莫名奇妙的打不进球
当然姿势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明星级球员用怪异的姿势也可以很准
无非会找进球线 姿势怪异但很固定 最后形成的正确肌肉记忆而已
四.由上可见我目前放杆方式的问题所在了 左腿迈出的过程中 后手或多或少的都已经被带离进球线
而且在当时自己很难清楚的知道
应该找一个方式来做基准来把感觉的框架放小 以期我们的感觉更精确
先放杆在进球线上然后再趴下的方式当然最好 但是练习时能做到 对局恐怕很难
何况我们是用重心脚瞄进球线 重心脚可以视作一个点而已
用一个点去衡量你的放球线和进球线是否重合 的确也是很容易出现误差的
五.我假想的理想放杆方式 随手比划了几下而已:
1.站位后进行的第一步不是迈右腿 而是略略侧右肩(右手持杆为例) 轻轻向右移动一下脖子(你会发现趴下后都不用扭脖子了) 让下巴中间或者主视眼下面以及脚重心与进球线重合
2. 向着这个进球线右脚往前迈一步 此时同时注意杆尾放在右脚上方
3.做向左迈腿趴下等常规动作 但要注意仅仅左腿而已 下巴中间或者主视眼跟重心脚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关系不变
这时你的下巴绝对也在进球线上 眼睛要一直盯着下球点不变
4. 用手架托起杆放在下巴中间或者主视眼 杆前端注意瞄下球点 杆尾一直注意做在重心脚上
5.姿势做伸展 包括锁肩 提后手 扭胯 侧身等一系列动作 是为了运杆的舒展
找到一个点去蹭胸 所以蹭胸点是一个结果 而不是过程
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以后手的感觉为准 去重合进球线的尺一直是你的右脚而不是后手
六.这个假想的放杆方式我觉得最重要的好处在于
即使在运动过程中 你也不停的有尺在衡量 尽量避免误差 尤其是杆和进球线的误差
在放杆过程中 后手的感觉非常不重要 可以无视 基准大多是你看的见的地方 是右脚和下球点之间的连线 当然做的标准了就是进球线
最后贴一个视频 稳定先生墨菲对火箭奥沙利文
看看他们有我说的放杆时准备动作1吗? 不管是训练过的或者是有些球下意识出现的
他们已经习惯到了瞄一些球形的时候都侧肩略扭脖来看
|
|